不过,国虽无“宪法”却有“共主”即“周天
”天
拥有的是“天下”这个“天下”的范围虽然还没有现在的中国大,但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却已经是“全世界”了。所以在当时人的心目中,天
不是“国王”而是“世界王”国王是诸侯,只不过不能叫
“王”只能叫
“君”称王是以后的事。诸侯拥有的是“国”它又叫“
”“国”以下,是“家”归大夫所有。天下、国、家,就构成了当时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世界,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诸侯的“国”因为“天下”不过“联合国”“家”则不过“聚居地”(发展为国家也是后来的事),唯独诸侯的“国”
有国家
质,拥有领土与主权、政府与军队,相互之间可以
行外
活动(当时即叫“
”),可以缔约、结盟、通商、宣战,还可以兼并。各“国”之间,语言异声,文字异形,衣冠异制,律令异法“国内”则统一。总之,这个时候是“以
为国”的,因此叫“
国”
国与联
或
联的不同,还在于联
或
联是联合而成的,
国却是天
“分封”的,叫“封建”封就是封土,即划定国界;建就是建国,即指定国君。不但天
可以封建,诸侯也可以,即封采邑(家),建家君(大夫)。可见
国制度最重要的特征,就是“封”和“建”(这两个都是动词)。这是
国制度的成因,也是
国制度的本质,更是“封建”一词的本来意义,本文也只在这个意义上使用“封建”这个词,与通常所谓“封建社会”的意思不同,这是必须事先说清楚的。
秦始皇灭了六国以后,就不“封建”了(其实在一统天下之前,秦就不再“封建”)。这就把中华大地上的国家状态,由“许多国家”变成了“一个国家”(它同时也等于“天下”)。原来那些各自独立分散的“国”和“家”则变成了这个统一国家的“郡”和“县”这就是“郡县制”郡县制和封建制的区别是:第一,封建时代的国和家是封给诸侯和大夫的,其土地和人民归诸侯和大夫所有,诸侯和大夫对他们的国和家拥有主权。郡县时代的郡和县却是统一王朝的,其土地和人民归统一国家所有,郡的行政长官(郡守)和县的行政长官(县令)对他们的郡和县决不拥有主权。第二,诸侯和大夫是世袭的,也是终的,因为国或家原本就是他们的。郡的行政长官(太守)和县的行政长官(县令)则是任命的,也是
动的(可以调动,也可以罢免),因为郡和县原本不是他们的。第三,诸侯和诸侯,国与国,虽然也有等级(公侯伯
男),却相互独立,并不从属。郡和县与最
当局则是从属关系。县从属于郡,郡从属于朝廷,它们又都从属于皇帝。皇帝的命令朝廷要听,朝廷的命令郡县要听。皇帝是这个统一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最
领袖,同时也是唯一的领袖(
国时代有多少封国就有多少元首,上面再一个超级元首,王室式微则群龙无首)。皇帝君临天下,富有四海,所有的郡县都是他的辖地,所有的人民都是他的
民,不像以前那样分属诸侯和大夫。总之,这个时候的中国,可以说是“一个国家,一个主权,一个政府,一个领袖”国家的象征不再是诸侯而是皇帝,国家的实
也不再是诸侯的封国,而是由皇帝统一起来的天下。这样一
制度,当然不好再叫“
国制”只能叫
“帝国制”
者说“似而不是”联和
联的共同特
是有宪法。
联内各国都有自己的宪法,联
则不但各
或各州(state)有自己的“
宪法”或“州宪法”还有统一的“联
宪法”这是
国没有的。西周没有,东周没有,
秋战国也没有。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所以秦灭六国,实在是一场革命。因为它彻底颠覆了旧制度,建立了一新制度。这也是辛亥革命以前一直实行着的制度。自秦汉至明清,中国的情况虽多有变化,
的制度也多有变更,但要有一个皇帝(
不
事则另当别论)和不再分封诸侯(要封也只封爵不封土)这两
,却一以贯之,始终不变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,从西周封建到
秋战国这一千多年是
国时代(封建时代),从秦汉到明清这二千多年是帝国时代(郡县时代)。现在我们要讨论的,便正是郡县时代的制度,──帝国制度;而我们要
清楚的,则是它怎样从“好制度”变成了“坏制度”